2025年1月31日宜昌股票配资,缅甸军方领导人敏昂莱主持的执政军事委员会,一致批准延长紧急状态。
2025年1月31日,缅甸军政府再次宣布,将紧急状态延长六个月,直到2025年7月31日。这已是缅甸军政府第七次推迟紧急状态的期限,距离自2021年2月政变以来,缅甸的政治局势已经整整四年。由于军事政变带来的内战,缅甸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,数千人死于冲突,民众的生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缅甸军方领导人敏昂莱依旧稳坐最高权力席位,主持的执政军事委员会近日做出决定,将再次延长国家的紧急状态,推迟原定于2025年举行的大选。这意味着,敏昂莱将在未来六个月继续把持缅甸的政治大权,而大选是否如期举行,似乎已不再是焦点。
根据军政府的声明,紧急状态的延长是为了“保障国家的和平与稳定”,并继续筹备全国大选。缅甸军方称,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一致决定,紧急状态将再延长六个月,以确保选举能够“顺利”进行。按照缅甸2008年宪法的规定,在紧急状态下无法举行选举,军政府因此将2025年的选举推迟至下半年。
展开剩余71%对于这一决定,批评人士直言不讳地认为,这是军方以“和平稳定”之名继续掌权的手段。缅甸民主力量和民间团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,要求军政府立即停止扩张控制,并尽快恢复民主进程。然而,军政府对此予以回避,继续以“国家安全”和“反恐斗争”为理由,延续其铁腕政治。
自2021年政变以来,缅甸的政治空窗期不断延长,民主化进程被彻底打断。缅甸军政府先是推翻了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(NLD)政府,接着以选举舞弊为借口,发动了政变。政变后,缅甸的内战局势急剧恶化,民众反抗军政府的力量逐渐壮大。
部分缅甸难民逃往印度
部分缅甸难民逃往泰国
军事政变发生后,缅甸民间爆发了多轮抗议与反对运动,民众要求恢复民主,恢复昂山素季的政府。然而,缅甸军政府回应的是大规模的镇压和暴力,数千名民众在冲突中丧生,数百万难民涌向邻国。最为震撼的是,军政府依然坚称一切都是为了恢复“和平与秩序”,而选举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承诺。
有政治分析人士指出,军政府的“选举”计划早已丧失了原本的意义,成为一种表面上的“掩饰”。当局一方面宣称选举是恢复和平的关键,另一方面却通过不断推迟选举、延续紧急状态来加强控制,实际上就是一场权力延续的“闹剧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缅甸的内战并未因军政府的政治策略而停歇。反对派力量依然在各地展开顽强抵抗,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,武装冲突更是不断升级。军政府面临着“人民防卫军”和各大少数民族武装势力的夹击,面临极大的治理挑战。
缅甸军政府对于不同族群的压制和暴力行为,激发了各地的反抗情绪。即便在遭遇重大军事挫折后,军政府依旧拒绝与反对派展开对话,选择继续依赖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。这种“铁血”治国的方式导致了缅甸政局的进一步恶化,人民的苦难不断加剧。
联合国和国际人权组织早已发出警告,缅甸的内战正在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民生问题,数百万平民生活在战争阴影下。缅甸的安全和人道主义形势正迅速恶化,国际社会对缅甸局势的关注也愈加紧迫。
尽管缅甸的军事政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,但缅甸军政府依然没有改变其压制民众和延长紧急状态的做法。东南亚国家集团(ASEAN)及南方邻国的外交部长们也对缅甸局势表示了关切。马来西亚外交部长曾公开表示,缅甸应该将停火和人道主义援助置于选举之前,因为只有通过和平,才能为选举创造基础。
然而,缅甸军政府并未将外交压力纳入考虑,反而选择了更加孤立的立场。军方领导人敏昂莱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的对话,多数在表面上达成一致,实际上并未改变军政府的实质控制。
这一切究竟会走向何方?缅甸是否会在“和平与稳定”的名义下继续被军政府压制宜昌股票配资,抑或是能找到一条恢复民主的道路?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,但缅甸人民的期待与呼声却不容忽视。
发布于:河南省